杂感
《后浪》一出,阶级矛盾被进一步放大。B站上《韭浪》、《非浪》等讽刺作品层出不穷,且有向娱乐化发展的趋势。许多人讨论这件事,或激进,或戏谑,或讽刺,或感叹。这不妨看作是一种“发泄”,而“发泄”是暂时的,影响也有限。再之后就是沉闷,因为心理能量都“发泄”完了。
“翼装飞行女大学生不幸身亡”的新闻一出,知乎上有部分答案阴阳怪气地说这个女大学生家里有钱如何如何,抛开仇富心理不说,这位女大学生并没有做错任何事,无非就是安全措施没做到位导致了这个事件的发生。此事件为何会引发这么多的讨论?一说是死者亲属花钱买的热搜,目的是给景区压力以此加大赔偿/报复心理。我看还有另一部分原因,这个原因和《后浪》事件一样:阶级矛盾。若要仇富,那么真正该把矛头对准的,应该是“财产可以继承”这件事以及背后的法律条文。这个才是核心。
“权力不得继承”已是共识,那么下一步就是实现“财产不得继承”,这是阶级差异的源头之一。
“疫情使俄罗斯倒退了四十年”的笑话,让我想到了那个曾经的苏联。
奴隶主与奴隶、地主与农民、资本家与工人,阶级矛盾从未消失,以至于人们似乎已经默认这一切是正确的。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,一个本着为所有劳苦大众而创立的、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乌托邦,从文字描绘中,来到了现实。
然而,这个理想的实践最终失败了。
但这并不能否认那理想的崇高,更不能熄灭埋藏在每一个人心底最深处的那一颗火苗。
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。
《国际歌》,全世界无产阶级最嘹亮的战歌,曾经响彻在巴黎、在冬宫、在柏林、在首尔、在东京、在井冈山,在延安……
从西伯利亚穿过伏尔加河向西
从高加索的雪山渡过里海往南
从烟囱森立的城市到一望无际的田地
整个欧亚大陆都沸腾起来了
如今,还有工人会唱这首歌吗。
看了《共产党宣言》之后,除了“全世界无产者,联合起来!”这句口号外,印象最深的还有这句话:
“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,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,在那里,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。”
是的,“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”,这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。那时候,工作将不再是为了生存,而是为了体现自身价值。
要是学校里的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》课程教材直接用《资本论》就好了,《马克思恩格斯文集》也行啊。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》课程教材直接用《毛泽东选集》和历届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文集就好了啊。
我曾经是憧憬小资生活的,至少是精神上的小资。一杯咖啡,岁月静好,但那只是一厢情愿。有一面墙上用白底红漆写了八个字:“放弃幻想,准备战斗”,我觉得很合适。
我也曾经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崇拜者,认为人分三六九等,认可优胜劣汰。但内心总有一种感觉,感觉这是不对的,感觉本末倒置了。
我能扯这些有的没的,想来也是因为还能吃饱穿暖,以及一点想要改变什么的愿望。若是出生在穷苦人家,不辛勤劳作就吃不饱饭的话,我还有时间想这些吗?
狼在吃羊时,羊群不是一起愤怒地拿角去攻击狼,而是麻木甚至内讧。
若是每一只羊都能明白自己的处境并且团结起来,有组织有纲领有行动,那将是一股巨大的力量。
“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:傍晚时分,你坐在屋檐下,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,心里寂寞而凄凉,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。当时我是个年轻人,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,衰老下去。在我看来,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。”——《沉默的大多数》
若是在革命年代,能为了理想而抛头颅洒热血,那样的话,没有衰老,没有疾病,没有贫困,有的只是坚定的信仰和一颗赤子之心,也是一种幸福吧。
在日复一日的生存压力下,在现代都市的欲望中,十年后,可还记得这些中二的理想?